owlshow0003.jpg 

      俊余,一位25歲的肯納青年,自幼即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患者。然而這個「歧異」恩典,不僅讓他在畫紙上揮灑出令人驚艷的無障礙空間,更讓他走出了一條與世界溝通的自由大道。


      劉俊余,現住宜蘭,自幼即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患者。他與台灣另外8000多位肯納症(俗稱自閉症)者一樣,在極有限的語言溝通下,難以表達,更難以進入人際互動,而使得自己及身邊的人倍感困擾。

        直到俊余在陳素秋老師的引導下,開始畫畫,那第一筆,如同嬰兒說出的第一句話,充滿震撼與喜悅。俊余在短短兩年內畫下千幅畫作,每一張畫作的線條、色彩、筆觸都讓人大為驚豔。

知名服裝設計師許艷玲在2009年春裝設計引用了俊余的畫作,大受好評。然而,更珍貴的是,難以使用語言表達的俊余,在畫畫的過程中,撫平了內在躁動的不鳴之音,更開啟了他與家人、與這個世界的溝通之路。

        全球已有3500萬位肯納症者,每20分鐘就會有一個孩子被診斷為「肯納兒」,在台灣,去年肯納症的攀升率高達16.5%,成為國內各「障礙別」人口增加率的第一名。

        4月2日即是「世界自閉症日」,透過俊余的故事,我們想提醒身邊的朋友,肯納家族從來也不是一個自願封閉的世界,他們需要以不同的形式被理解、被發掘。當這個世界以語言做為「唯一」溝通方式時,肯納兒的情緒與行為只能不斷地被慣用語言的世界──輕易的詮釋,甚或扭曲。他們沒有所謂的「障礙」,他們應該被看成有「隱藏的天份」的獨特個體。他們不需要所謂治療泛自閉症的「治療」。他們需要的是我們(沒有天份的一般人)的耐心、包容心,和敏銳地發掘他們隱藏的天分。4月1日下午2時至4時,在學校咖啡館,與您分享一個肯納青年的繪畫歷程。

 

41日下午2時至4時,與您分享一個肯納青年的繪畫歷程


《我的筆衣罐:一個肯納青年的繪畫課》新書發表會

 時間:41日下午200400p.m. 

地點:學校咖啡館(台北市青田街一巷6 TEL:02-2322-2725

與談人:

陳素秋 (本書文字作者)

李敏勇(詩人)

王華沛(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所長)

林榮泰(台灣藝術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劉建廷(俊余父親)

徐瑪里(俊余母親)

 報名表下載


活動預告

‧《我的筆衣罐》新書講座

     間:418日下午 3 ~ 4 誠品書店─宜蘭店

 主講者:陳素秋、劉建廷

真心推薦

他們沒有所謂的「障礙」,他們應該被看成有「隱藏的天份」的獨特個體。他們不需要所謂治療泛自閉症的「治療」。他們需要的是我們(沒有天份的一般人)的耐心、包容心,和敏銳地發掘他們「隱藏起來的天分。」

——蔡逸周(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

 

俊余用畫筆述說他的話語,他的父母彷彿守護神,而繪畫老師陳素秋則帶領他在顏彩中找到話語的管道,用圖畫發聲。這本圖畫書讓我們看到一種獨特的話語呈現。                                               ——李敏勇(詩人)

 

我想為俊余說出他的吶喊:我不會說,但是我會畫!您不會畫,但是很會說!當我努力學習用「語言」來表達時,也請您學習透過「繪畫」來了解我;然後,我們才可以坐下來分享不同的心靈世界。  ——林榮泰(台灣藝術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乍看是塗鴉,卻有奔放的色彩;質樸的筆觸,點畫出人像中最鮮明的特徵。這種影響力更具有滲透性與感染力。      ——王華沛(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所長)

 

====================================================================

畫展名稱 – 我不會說.但是我會畫

中部場:  2009/4/2-2009/4/26

地點 —台中勤美誠品 台中市西區公益路68號B1.B2

展出內容 – 劉俊余的畫作個展與畫作衍生商品設計展

 

畫展名稱 – 我不會說.但是我會畫 肯納兒藝術展

展出者 -- 劉俊余、吳思明、李柏毅、王婉婷 (四位肯納兒的藝術聯展)

北部場: 2009/3/11-2009/4/30  桃園國際機場─ 第二航廈出境大廳C3登機門旁文化藝廊

南部場: 2009/3/11-2009/4/30  臺灣高雄國際機場 出境大廳東、西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wl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