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驚異之餘,凃良錦老師也提出了有關肯納兒繪畫的相關問題與素秋老師針對這些美學觀點所作的回應,以俊余的畫作為例作如下探討:

問題一:
觀察俊余的畫作似乎有一定的表現方式,假如這也是一種風格,那俊余的繪畫風格如何形成?是老師在旁的引導?還是受到俊余繪畫當時的心境與情緒的影響?還是因為俊余本身繪畫技法的局限? 還是技法的局限導致畫面出現風格式的表達方式;如果給予立體的媒材,例如:陶土、黏土、軟陶、多元媒材等等,那俊余對於透過繪畫和藝術的表達方式又將如何呢?

回答一:
當初讓俊余畫畫純然是因為避免其呆坐等老師的處境,那時的他沒有用顏料畫圖的經驗,有的是長期用原子筆塗鴉在雜誌、簿子等的重複性行為,都為文字及重疊之線條,記得他第一次拿油性粉彩筆塗鴉在四開紙上時,是沒有任何著色概念,單色筆來回塗色而已,我試著帶著他的手說,可以用力圖,接下來指引他色彩可以重疊,當他發現混色所產生的變化時,開始專注而安靜地玩起這好玩的玩意兒

俊余的動作非常快速,因此較軟的油性粉彩筆很適合他的肌肉運作需求,於是他每天玩著這遊戲樂此不疲,無形中屬於俊余的個人風格於焉產生,因為同時在身邊的大孩子都需要同一時段照顧,因此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對俊余特別指導及嘗試其他煤材但仍偶爾捏陶及紙黏土,他都有著同樣高度的興趣

問題二: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引起俊余的學習動機?在言語上或在示範的部分是如何提示? 或者只是隨興而起,止於盡興而已。老師在提示過程中,如何影響肯納兒創作的呈現,影響的程度又如何? 也就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涉入程度對肯納兒繪畫的影響程度如何?

回答二:
俊余無圖像的創作進行了四個多月,看他對材料的使用已經駕輕就熟,應可進行具象的創作了(俊余在原子筆的圖像表現,只有單一樣式及固定筆法),帶他下筆前先提醒他注意老師的提示,第一是畫老師的臉,仔細地分析五官造形及特徵,並確認他已明白要畫的主題後,開始他的人物初作,此後就以居家常見物品為作畫對象,試圖為他做彈性連結,因為俊余的思維模式非常固定,不容隨意更改,改變常常是影響他情緒的重要因素,在畫前觀察、觸摸、等待、反問、確認等每一環節都在謹慎中進行,長時間下來他的挫折容忍度稍有進展。

問題三:
仔細觀察俊余的人物畫像,為什麼都停留在平面性的線條描繪? 也都以正面描繪為主?其自畫像無法呈現立體感?觀察圖4中俊余的人物畫像與大師級的繪畫作的比較,可以很容易分辨上述的差異,可以針對造形作進一步的探討。

回答三:
陪伴俊余做畫的過程中,曾經嘗試過繪畫的技巧的加入,畫風也因此有了極大的改變,在那幾天我思考著原創的價值,及被左右的作品是否失去自行意願下作者的自主性?且俊余的主觀意識非常強,他不喜歡被干涉,也不會表達自己的意願,是要忠於作者的原創,還是滿足引導者的美學觀點,且物體明暗光影的觀念,不是俊余所能理解的,他只是盡情享受那種顏色經由自己的塗抹中,順息變化的視覺與觸覺的快感,俊余的創作時間不到兩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於他的創作,只是嘗試建立語言障礙下,另一條通往他內心世界的管道。

問題四:
肯納兒的繪畫若和一般常人(20幾歲的年齡)的繪畫做一比較,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就年齡而言)

回答四:
我所接觸的成年肯納症者有限,僅就少數個人做觀察,發現大部分停留在過往學習的某一階段,且都以固定內容、固定圖案表現,甚少與現實生活或周邊人事物做連結,由此可知肯納症者因溝通的障礙,連帶也障礙了自己與外界暢通的觸角,也有繪畫興趣很高的肯納兒,他們則倚著自由利落的手法,描繪他們興趣的內容,且有高水準的表現。與一般常人一樣都是個別差異的問題。

因此,筆者再次嘗試探討上述的問題與思辨,再以肯納兒為中心架構一個溝通的模式。其重點就是期望夠發展一套適合探討肯納兒的的心理模式,讓我們得以經由其藝術創作加以認知、詮釋、評估並採取適當的行動,把其經由藝術創作傳達的訊息,變成具體的行動達成幫助其口語表達能力不足之目的。


結語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過去30年來,我們花了許多的時間、金錢與心力去研究「人」與「電腦」的溝通(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也有相當成果。該是有人來關心如何與肯納兒溝通的時候了,如何透過肯納兒的畫作,去探索這一群 --「我不會講,但是我會畫。」的肯納兒內心世界,應是刻不容緩的課題。藝術治療從許多成功的個案中證明自有其療效,筆者是藝術治療領域的門外漢。只是嘗試站在以人為本的觀點,以心智模式與溝通理論的角度,來探討肯納兒的藝術創作,關心的不在藝術治療的技巧,而是透過其藝術作品嘗試架起一座與肯納兒溝通的橋樑。

然後,我們才可以坐下來分享肯納兒的心靈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wl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